当前位置:首页 >> 绛溪动态 >> 媒体聚焦

《产城》丨创新引领,构建泛在智能高地

日期:2024-07-02 22:36

字体:【 打印 关闭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四川省更是将人工智能列为今年的1号创新工程,在算力、算法和数据等领域同时发力,争抢国内人工智能建设高地的重要位置,力争进入国内人工智能第一梯队。

作为四川省批准成立的首批四个天府实验室(聚焦光电与集成电路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聚焦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的天府绛溪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的天府锦城实验室、聚焦碳中和的天府永兴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由成都高新区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构建,是四川省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最高规格的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先进计算前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先进计算中心)正是瞄准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前沿创新研究的中心。

先进计算中心副主任陈惠表示,先进计算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泛在智能计算体系,研究方向包括边缘算力、算力链、智能算力应用。中心首次提出了“泛在智能”体系,即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不仅需要聚集在中心,也需要覆盖边缘和端点。通过分解计算任务至边端,减少对中心算力的需求和依赖,应对我国中心算力不强的短板,用系统的方法解决工程实现的难题。

泛在智能提供普适服务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加强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天府绛溪实验室于2022年揭牌投运。天府绛溪实验室既是新型研发机构又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除建设国家一流水平的实验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外,还将设立平台公司及产业基金,服务创新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聚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促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突破并进行成果转化。预计到2025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将成为成都高新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的战略支点。

先进计算中心作为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中心,于2023年5月12日首家入驻。据了解,先进计算中心由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成都高新区联合共建,将充分整合实验室科研力量和地方资源优势,打造强有力的产学研用一体化链条,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与产业推广。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渗透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越来越多元的应用场景和更大规模受众,泛在智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特征。谈起泛在智能的重要性,陈惠介绍说,泛在智能基于全域覆盖的算力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场景、数据、算法和算力的全方位要素协同,实现从中心到终端任意位置的普适和普惠智能服务能力提供。泛在智能就像弱中心化甚至是去中心化,把强人工智能从中心推到边和端,这样可以缓解中心节点压力,更好服务整体计算需求。

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用后即焚”

据陈惠透露,作为四川省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第一梯队,先进计算中心涉足软硬件研究,更偏产业化应用及成果转化。短短一年,中心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性成果。一是芯片级高通量边缘微可信板卡,可为数据安全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数据安全一定程度上制约数据聚合和价值发挥,该项技术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用后即焚”的训练和使用环境,从而实现在数据联合训练的同时保护数据供应方隐私。这将推动各个企业、部门的数据联合训练带来数据价值发挥,打破不同行业之间信息壁垒。二是先进计算中心正在研发一体化云边智能协同中间件,针对边缘场景下泛在、普适的计算和智能服务需求,突破国产自主智能中间件体系缺失的“卡脖子”问题,研究和实现新型的智能计算前移、去中心化的云边协同智能计算中间件,建立算法模型、边缘数据和算力单元相互匹配,连接多个边缘算力节点的资源管理和计算调度能力,支持在云边端任意位置构建泛在智能。

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先进计算中心依托电子科大多年积累形成的“0到1”原创技术,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填补国产边缘计算架构体系空白,突破国外算力架构、智算网络关键技术垄断;在成果转化方面,将着力构建泛在智能产业生态圈,填补四川省内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研究、底层架构技术创新不足,边缘计算能力和产业不足,垂直行业生成式大模型创新环境和要素不足等空白,助力四川省在人工智能关键领域聚焦发力,进入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第一方阵。

当前,先进计算中心正谋划与成都市政府、成都高新区政府等部门合作,构建泛在智能创新大装置,其中包含异构算力、软硬件平台支撑,通过构建公共大模型,建设通用及行业数据集,开放更多场景;打造良好的软硬件平台环境,旨在以开放技术平台、开放数据、开放场景,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共同落地成都,做出好的人工智能产品,以科技牵引进行招商,实现创新策源和产业引领,助力成都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们国家为什么电商跑在了全世界前面,就是因为我们先开放了场景,开放了应用给到市场,然后倒逼这个行业技术发展,这也是我们希望在人工智能行业做到的。”

据了解,目前,先进计算中心已经与国家部门进行合作,在今年就会交付边缘板卡的第一批产品。

不拼体量拼质量,孵化垂直领域优质企业

冠以“研究中心”之名,先进计算中心的研究能力不容小觑,其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目前已有不少高层次科研人才入驻,在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奠定实验室技术基础,积极推进科研攻关和成果落地,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技术核心。目前,先进计算中心已与多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科研项目,还产生了生成式智能、智能算力链、异构一体机等系列高价值技术成果。正联合四川长虹、成都数据集团以及鹏城实验室等省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构建泛在智能产业生态圈。

成都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等方面已经进行布局。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成都再次发力。5月20日,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上,《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成都成功获批纳入全国首批数据标注试点基地。在陈惠看来,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成都生活成本低、人才吸引力强,应进一步开放数据和场景,营造创新研发的良好氛围,提升软实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落户成都,聚焦垂直领域模型创新创业,助力成都发展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重要一极。今年以来,多地通过发放算力券的方式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针对业界关注的如何破解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焦虑问题,陈惠则认为不必过度担忧。“在算力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将来方向是什么,没必要去拼体量。不同类型的应用需要不同体量的算力,大模型训练需要大体量算力,垂直模型和推理模型对算力不一定有太高要求。成都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聚焦细分垂直领域做大做强、做穿做透,培育孵化一大批垂直领域优质企业。目前成都在游戏产业、动漫产业等领域已经颇有成效,未来期待更多类似优势产业拔地而起、茁壮成长。”